近日,阿里巴巴向AI獨角獸公司商湯科技投資15億人民幣。這應該是截至目前AI領域最高的單筆融資金額。包括阿里巴巴投資部的一位投資人在內的多位投資人都向《財經》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但商湯科技尚未公布這一消息。

這家公司是目前AI創業公司中的頭部企業,今年7月宣布了4.1億美元的B輪融資,11月商湯宣布獲得高通的戰略投資,金額為數千萬美元。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投資動作不斷:今年8月,投資了AI芯片公司寒武紀,11月,又領投了另一家AI芯片公司耐能。而旗下的另一個重要投資部門——螞蟻金服投資部——也投資了兩家AI創業公司,曠視科技和深鑒科技。

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是中國視覺人工智能領域的兩家頭部公司,商湯科技這一輪融資后,估值在30億美元以上,曠視科技科技則大約20億美元。但雙方的業務有區別——曠世目前將重心放在安防和金融兩大領域,商湯則是側重橫向發展,未來會拓展更多不同的領域的技術應用。

商湯科技在完成3輪財務融資之后,開始引入戰略投資。今年11月5日,商湯科技宣布獲得通信巨頭高通的戰略投資,但高通并未公布具體投資額。高通副總裁兼高通創投董事總經理沈勁表示,商湯具有平臺級能量的AI公司的可能性,“盡管目前中國AI公司的估值都偏高,但中國AI應用的市場非常大。”

商湯科技成立于2014年,主要業務是計算機視覺技術以及深度學習算法。與大多數搭建在已有底層系統的AI公司不同,商湯最大的特點是原創了底層算法平臺,再將技術賦能于其他行業。在此次融資之前,相比多家已經有BAT投資背景的AI創業公司,商湯科技一直是中立的形象,投資方幾乎都是財務投資。甚至有不少行業人士曾經認為商湯可能會成為BAT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對手。

但熱門領域的熱門公司似乎都逃脫不了“站隊”的命運。

除了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也在加碼AI,近期百度投資了AI創業公司聲智科技、中科慧眼等,并計劃在2018年投資10家以上的AI創業公司;騰訊則在11月份連續投資了三家智能機器人公司。

一位AI領域的財務顧問認為,這些信號表明巨頭們都對AI入口的爭奪會越來越激烈。“BAT手里雖然有海量數據,但是都沒有創業公司純粹做AI的基因,”他對《財經》記者說道。

他強調,頭部AI公司目前估值高企,除了BAT等巨頭或者政府基金,其他投資方很難再進入了。

今年7月,商湯科技CEO徐立曾向《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的客戶數量超過400個,包括美圖、小咖秀等相機APP,OPPO、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另外商湯還與中國移動合作,在各地的營業廳設置身份驗證系統。目前正在風口上的AI安防也是商湯重視的領域,目前已經與深圳和重慶的公安部門展開合作。

引入阿里的投資之后,除了能獲得大量的資金來繼續加大技術投入,拓展商業領域,阿里的各個平臺產生的海量用戶數據,也能夠為AI的訓練提供豐富的養料。而與此同時,阿里的多條業務線,包括馬云重點強調的“新零售”都能應用到AI的技術。

對于阿里來說,AI毫無疑問是非常具有投資潛力的領域,像商湯這樣的明星頭部公司,也擁有很高的未來想象空間,上述阿里投資部投資人表示:“阿里持續看好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在未來生活場景中的商業化前景。”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商湯是一家很神秘的公司,除了公司龐大的技術團隊,在商業化落地方面的具體情況,公司鮮少談起。一位知名AI公司的創始人對商湯的估值和商業化規模是否匹配表示懷疑,“商湯的估值甚至比收入高出十倍的上市公司還要多很多。”他對《財經》記者說道。

根據一份做過AI領域調研的投資機構內部資料顯示,商湯科技2016年的收入約為2-3億人民幣。

近日商湯科技創辦人湯曉鷗在接受路透采訪時,透露了公司正在計劃IPO,商湯對此給《財經》記者的回復是:“公司有未來上市的計劃,但并無具體的時間表。”

但此前,多位AI行業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商湯科技已經與投資方簽訂了對賭協議,需要在未來幾年內盡快上市。

一般來看,如果公司與投資方簽訂對賭協議,約定上市時間,但到期違約無法上市,且董事會沒有批準延期條款,就會觸動強制回購,大多數情況下,投資方會根據年化12%的復利,回購股份。

要撐起這么高的估值,并在短時間內上市,以公司目前的收入還有差距。但以商湯目前的行業地位來看,上市或是成為巨頭公司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關村并購母基金合伙人吳巍認為,AI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足以撐起十家,甚至幾十家大公司,“在這樣的情況下,手握重金的阿里完全可以把不同細分領域的賽道都投了。”他告訴《財經》記者。

AI公司在經過一輪又一輪的高額融資之后,商業化落地迫在眉睫,相比財務投資,引入巨頭的戰略投資更利于商業化的推進,而對于巨頭來說,這也是爭奪AI入口和話語權的快速路徑。